物联网十大关键词:承上启下,开启2020新篇章来源:物联传媒 2020年了,回首远望,物联网从最初的概念炒作逐渐冷却,如今的物联网产业虽然摆脱不了资本的炒作,但相比前几年,有着明显的冷静和稳重,企业间不再追求“高、大、空”词汇或科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各类物联网技术更加实用。 基于此,本文总结了2019年物联网产业频频出现的关键词,在这些关键词中,不难发现众多科技已经从“单一”走向“融合”,在这种科技融合与交叉中,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更加顺利! AIoT AIoT是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的缩写。AIoT融合AI技术和IoT技术,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海量的数据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追求的是一个智能化生态体系,除了技术上需要不断革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更是现阶段物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亟待突破的核心问题。 点 评 AI、IoT“一体化”后,“人工智能”逐渐向“应用智能”发展。深度学习需要物联网的传感器收集,物联网的系统,也需要靠人工智能做到正确的辨识、发现异常、预测未来。由此可见,AIoT是接下来的重大发展,而这样的发展,影响到各行各业,甚至会进行产业颠覆,也就是说,接下来AIoT服务,将在我们身边大量出现。 5G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点 评 在5G之前,所有移动通信网络均由国外企业把控,而5G时代,则是由中国引领——华为研发出全球首个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同时,基于华为巴龙5000芯片,华为不断推出“麒麟”等芯片,从而实现各个产业同步5G时代。
52号文件 在今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19年第52号公告,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以下简称微功率设备)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进行了规范。其中,第七条规定: 自2020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或者进口不符合本公告但符合《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规定的电子吊秤无线传输专用设备、230MHz频段无线数据传送设备、230MHz频段起重机或传送机械专用无线遥控设备,以及《关于无线汽车防盗报警设备使用频率的通知》(信无函〔2006〕61号)规定的410MHz频段汽车报警器等微功率设备。 自2022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或者进口不符合本公告但符合《关于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的通知》(信部无〔2005〕423号)规定的民用计量仪表、模拟式无绳电话机和698-787MHz频段的微功率设备。 点 评 这一文件的公布,让众人一度认为LoRa即将“凉凉”,但实际并非要让LoRa退出中国市场,而是限定范围。
工业互联网 工业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工业领域的物联网技术。 其主要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 点 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大家都知道对工业实现物联网将有效促进工作效率,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基础支持力量薄弱、人才资金支持等问题。而目前大量中小型企业尚未实现自动化生产,这也直接导致这些企业实现物联网化并没有太大作用。 碎片化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已经应用在工业、商用、消费等多个领域,如果进一步细分,则可以衍生出成百上千个应用场景,在这类场景中,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需求下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各不相同,从而导致终端设备丰富而碎片化的发展。 碎片化使物联网应用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妨碍了智慧城市的进一步规模化发展。 点 评 碎片化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意识到物联网这一现状。
中台 对于一套系统而言,其包含前台和后台。 前台由各类让最终用户直接使用或者交互的前端系统组成的前端平台,后台则是由管理了企业一类核心资源(数据+计算)的诸如财务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组成的后台系统。 如果单一的依靠这两个“台”构成系统,那么在长时间的运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类问题,在这一环境中,中台应运而生。它的存在,就像在前台和后台中间添加了桥梁,从而将后台系统中需要频繁使用的业务能力进行提取,获得更强的灵活度和更低的变化成本,同时也让前台系统中通用的业务能力实现“下沉”,让前台的响应速率得到极大的提升,从而快速满足用户的持续创新需求。 点 评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投资建设数据中台,大家比较熟悉的包括阿里、华为、联想、海航、上汽、壳牌等。数据中台当前处于上升发展期。虽然未来数据中台未必还叫做数据中台,但它一定会成为企业必备的基础组件。 边缘计算 由于物联网的特征,大量前端感知设备被铺设在各个区域,如果通过无线/有线传输到云端处理,则可能遇到延迟或其他问题。同时,由于用户的个人需求,部分企业并不希望把数据上传云端,在这一需求下,通过边缘计算,能有效对各项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从而快速满足用户的需求。 然而,边缘计算并非是一个新鲜词。作为一家内容分发网络CDN和云服务提供商AKAMAI,早在2003年就与IBM合作“边缘计算”。作为世界上很大的分布式计算服务商之一,IBM承担了全球15-30%的网络流量。在其一份内部研究项目中即提出“边缘计算”的目的和解决问题,并通过AKAMAI与IBM在其WebSphere上提供基于边缘Edge的服务。 点 评 通过边缘计算从而可以基于本地设备实现而无需交由云端,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这无疑将大大提升处理效率,减轻云端的负荷。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 ETC ETC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英文简写,ETC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的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或桥梁收费站无需停车而能交纳高速公路或桥梁费用的目的。 据交通运输部发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重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显示,截至12月18日,全国ETC客户累计达到19223.44万,完成发行总目标19085.56万的100.72%。 点 评 ETC的出现有效缓解了高速道路的拥堵问题,但ETC进入中国的时间与互联网相同,但重点推动时间却是在2019年,这一过程颇为曲折。
鸿蒙操作系统 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可以说,鸿蒙操作系统的面世,是华为在物联网产业较大的布局。 华为在物联网产业中,曾发布了“1+8+N”的战略,为这一战略中的“1”和“8”,是以华为手机为核心,其他智慧终端(可穿戴设备、智慧屏、车机设备,未来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无人驾驶等,横跨手机、平板、电视等物联网设备)为入口的战略。而这一战略的背后,则是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大力支持。 点 评 纵观物联网操作平台,不难发现大量企业主要集中在开放平台上,而非操作系统。简单点说,在目前的物联网产业中,符合当前物联网产业的操作系统极少,目前市面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是集中于Linux、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进行裁剪和定制。而鸿蒙操作系统则是基于为微内核的架构进行研发,从而是其更适合当前物联网产业的特点和发展。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对于区块链而言,其拥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也保证了区块链之间数据的安全和稳定性。同时,由于区块链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点 评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由于比特币的特殊发展,从而让部分企业走向了“歪”路,从而导致区块链成为人们眼中“骗人”的手段。
写在最后 物联网是一个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活中下一代自动化或者新技术都会使物联网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而这一改变,也将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发生最为直接的改变,在这一改变中,也将让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压力和变革。 但不可置否的是,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社会架构及国家环境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更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惯例,正如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凌晓峰所说,在未来的数十年里,或许科技会取代人们,但科技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们,让人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